作者:zll 时间:2019-01-17 出处:神经内一科 编辑:lsw 点击次数:27085
36岁的曾飞(化名)来自广西,今年10月份开始出现头痛、间断发热、头晕、呕吐等症状。呕吐严重时,曾飞只能进食白粥。在当地尊龙凯时就诊时,医生考虑为脑炎。但是入院治疗三天后,曾飞的病情却加重了。“他自己走着来尊龙凯时看病的,但现在整个人都昏睡过去了。”曾飞的姐姐说。
在当地尊龙凯时继续积极治疗二十余天后,曾飞的病情慢慢好转,头晕、呕吐的症状也消失了,但是仍然头痛。为寻求进一步治疗,曾飞在家属的陪同下找到了尊龙凯时神经内一科主任王展航。
王展航主任介绍,曾飞12月初在当地尊龙凯时入院时,医生并未发现明显的异常。但四天后,曾飞病情加重,呈嗜睡、口角右歪、左眼不能睁开、言语欠清、饮水呛咳、四肢乏力的情况。当地医生查磁共振,发现曾飞颅内出现了脑梗死病灶,立即给予针对性治疗,但其病情并未好转。
王展航主任深入研究曾飞的磁共振影像片子,发现其脑膜出现广泛强化,并在脑部的环池及左侧颞极出现明显强化病灶,且病灶呈现高灌注。同时,检验科在曾飞的脑脊液中发现其隐球菌荚膜抗原呈阳性,并在高倍显微镜下找到了病原菌。
至此,曾飞这场“变化多端”的疾病终于找到原因——“隐球菌性脑膜炎”。王展航主任再次追问家属,患者生活中是否会接触过家禽或者鸽子?“曾飞曾经养过十几只鸡。”曾飞的弟弟说。
明确病因后,王展航主任团队及时为曾飞补充针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终于,曾飞的病情慢慢好转,对家属的呼喊有了回应,能主动睁眼。“他能自己喝粥了,也知道叫姐姐了。”曾飞的姐姐高兴地说。
王展航主任指出,隐球菌性脑膜炎主要是由隐球菌属中的新生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新型隐球菌分布广泛,是土壤、鸽类、牛乳、水果等的腐生菌,其中鸽粪中大量存在。有数据显示,在我国52%-76%的鸽粪中能分离到新生隐球菌。
隐球菌性脑膜炎预后严重,死亡率高,即使经过正规治疗,死亡率仍高达 25%~60%,治疗后的幸存者也常常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一般早期患者治愈率较高,但早期诊断仍是目前临床上的难题。这种较新型的脑膜炎感染类型,误诊率较高,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脑膜炎而造成诊断延误甚至造成其他疾病的发生。
当前,研究报道指出,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首发症状为头痛,其性质为进行性加剧的胀痛,部位多位于双颞侧,多伴恶心、喷射性呕吐;头颅CT或磁共振影像上可见脑缺血病灶,增强磁共振可提示软脑膜不同程度强化灶等。
王展航主任:“回顾本例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两次在院治疗期间出现病情恶化,均表现出严重意识障碍,影像上表现为出血、缺血、脑膜强化、等不同征象,给临床确诊带来较大困难,辗转两省才最终在尊龙凯时确诊。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认识,积极筛查,尽量避免漏诊或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