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中国)官方集团

首页 科室介绍 专家团队 典型案例 特色诊疗 专科专病 科室动态 学术交流 联系我们
学术交流

 

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学习体会

 

    作者:梁倩雯    时间:2022-08-03   出处:影像科   编辑:XL   点击次数:2604

桥小脑角区位于后颅窝,桥脑、小脑与颞骨岩部后缘之间的区域,主要结果包括脑脊液、第V、VI、VII、VIII对脑神经、血管、蛛网膜组织等等。相关影像学诊断根据病灶起源、CT的密度、MR信号、强化、形态与边缘、病变范围、占位效应、邻近颅底骨质改变等。常见的有来自颅神经的神经鞘瘤,来源脑膜的脑膜瘤、蛛网膜囊肿、转移,来源脑池的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脂肪瘤、神经管肠源性囊肿、神经上皮囊,来源动脉的动脉瘤和动脉扩张,颅底的脊索瘤、软骨瘤、垂体腺瘤,及来源临近小脑脑室的胶质瘤、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等。

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占位性病变为神经鞘瘤,以听神经鞘瘤最为多见,多来源于听神经内耳道段,多见于成年人,多为单侧,偶见于双侧,临床表现:早期首发症状几乎均是听神经本身症状,包括眩晕、单侧耳鸣及耳聋,占75%以上;中晚期肿瘤侵入或原发于后颅窝,引起桥小脑角综合征,肿瘤压迫第四脑室,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颅高压等。影像学早期病灶较小,CT难以诊断,以后沿着神经向阻力较小的内听道外及桥小脑角区生长,表现为以内听道为中心软组织占位,伴内听道不同程度变形或呈漏斗状。CT呈等密度,MR呈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晰,可囊变,增强后实行部分明显强化,瘤体较大时,邻近结构受压、移位、变形,第四脑室受压可形成梗阻性脑积水。

脑膜瘤起源手脑是膜及脑膜问隙衍生物,发病高峰45岁,女性,桥小脑角区第2常见肿瘤,肿瘤以宽基底与颜骨或硬脑膜相连,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部分可见钙化,邻近颅骨呈骨质增生改变;MR TI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肿瘤周围不同程度的水肿;增强后明显强化,并可看到“脑膜尾征”。

表皮样囊肿,桥小脑角区第3常见肿瘤,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为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层残留组织异位,起源于神经管闭合时正常的上皮细胞;早期多无症状,当肿瘤生长达到一定体积对周边结构造成包绕或压迫时可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而就诊;多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或主要症状,晚期可出现小脑、脑干受累的症状和体征及颅内压增高表现。影像学表现呈匍匐样生长,“见缝就钻”,沿邻近蛛网膜下腔找散蔓延。CT密度取决于肿瘤内胆固醇与角化物含量以及出血、钙化情况;多呈低密度,密度与脑脊液相似或低于脑脊液的密度;MR信号取决于表皮样囊肿的成分,多数表皮样囊肿内的成分是固态胆固醇结晶与角化蛋白,TIWI不均匀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弥散受限,增强无明显强化;少数含液态胆固醇等纯脂肪成分,短T1长T2信号,可伴有脂液平。

桥小脑角区最常见占位性病变有上述三种,典型病变诊断较明确,部分不典型病变需要通过功能检查进一步收集相关影像学特征才能诊断。除了上述三种常见占位性病变外,桥小脑角区还有其他不同来源的病变,需要通过不同影像学特征分析其定位及来源作出相关诊断。



尊龙凯时 地址:广州市沙太南路578号 邮政编码:510510 电话:86(020) 62323939
咨询手机:13922111505 邮箱:999brain120@163.com 传真:86(020) 6629 9224 
Copyright 2006-2019 www.sdhxxclgs.com 尊龙凯时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87008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