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护理园地 >> 正文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12日 作者:检验医学中心 许绍强 陈玲玲 编辑:韩雪媚 点击次数:24072
2009年底,尊龙凯时正式成立脑脊液细胞学实验室并开展脑脊液细胞学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目前已完成脑脊液细胞学检测近1800例。实践表明,脑脊脊细胞学检测对临床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重要的指导价值,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和重视。现在,我们就脑脊液细胞学的检测特点及成功案例作一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提示和指引。
一、 什么是脑脊液细胞学
脑脊液细胞学是指通过对脑脊液细胞进行有效收集,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对细胞进行识别和分类,根据细胞数量、形态及比例的变化,结合临床相关信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一门科学。www.sdhxxclgs.com
二、 脑脊液细胞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主要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脑膜癌病、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病等的诊断、鉴别诊断与疗效观察等。
三、脑脊液细胞学检测优势
四、正常脑脊液细胞学特点
无色、透明;Pandy’s试验:阴性~弱阳性,白细胞计数:≤5×106/L,红细胞计数:无,细胞分类:淋巴/单
五、脑脊液中常见细胞及意义
1.淋巴细胞:主要功能是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反应和免疫防御。
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
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
2.单核细胞:主要功能是清除作用。见于脑膜非特异性反应和脑组织破坏性病变,如脑挫伤、缺血、出血、炎症、肿瘤和变性等 。淋巴/单核细胞比例倒错或形态异常时为病理性。www.sdhxxclgs.com
3.中性粒细胞:主要功能:吞噬和杀菌作用。 增多见于感染、脑外伤、脑血管病、肿瘤及非特异性脑膜激惹等。
4. 嗜酸性粒细胞:调节变态反应:释放芳香基硫酸酯酶和组胺酶清除慢反应物质和组胺。 抗寄生虫免疫:通过其颗粒释放并定位在寄生虫表面,促使寄生虫溶解。
5.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功能:参与过敏反应。可见于炎症、异物反应、慢粒白血病、癫痫持续状态等。
6.吞噬细胞:主要功能:吞噬清除作用。
图为吞噬红细胞及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提示出血。www.sdhxxclgs.com
7.肿瘤细胞:分为原发和继发。原发以恶性胶质瘤和髓母细胞瘤最易发现瘤细胞 。继发以以肺癌脑转移最多见,其次为乳腺癌,胃腺癌、黑色素瘤等。脑膜癌病病人脑和脊髓内并无肿块,CT/MRI检查常难以发现,因此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脑膜癌病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
8.红细胞:通常被认为是污染细胞,常由腰穿损伤脊膜血管所引起,可干扰结果判断。当同时见中性粒细胞存在时,应注意两者的比例是否与周围血象中者相同,以确定有否病理意义。如非污染所致者往往提示有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六、脑脊液细胞学检测方法:www.sdhxxclgs.com
通过用FMU-6细胞玻片离心沉淀器进行细胞离心收集,用瑞-姬氏复合染色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形态及组织学反应类型识别和判断,综合脑脊液生化、免疫及临床表现等,给出脑脊液细胞学诊断或提示。
七、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1:化脑
梁某,男,64岁,因第四脑室出血,外院行腰大池引流术2周后突发高热,意识障碍进行加重,于2012年02月10日转入尊龙凯时。颈项强直,呈浅昏迷状“突发意识障碍27天”由外院。,考虑继发颅内感染。尊龙凯时行脑脊液常规+细胞学及生化检查示:白细胞计数6080×106/L,细胞学呈中性粒细胞反应型,中性粒细胞内外可见细菌(箭头示),提示化脓性脑膜炎的可能性大。脑脊液糖1.78mmol/L,蛋白2.01g/L。脑脊液培养出溶血葡萄球菌。www.sdhxxclgs.com
案例2:结脑
患者,郑某 男 20岁,因“突发头痛发热、视物模糊、行走不稳及发作性肢体抽搐4天”于2010年12月21日入院。查体:平车入院,神志呈昏迷状态,偶能发音,不能睁眼,刺痛肢体过伸,心率150-16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10/75毫米汞柱,体温39摄氏度。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消失,余颅神经检查不合作,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检查不合作,双上肢肌张力明显增高,双下肢肌张力降低,四肢肌力约1级,腱反射亢进,病理征未引出。余查体不能配合。辅助检查:头部CT显示:“脑积水”。核磁共振示:脑膜及脑干周围明显强化,考虑炎性病变。结合病史及核磁共振片,考虑颅内感染后脑积水可能性大,具体性质考虑结核性可能性大。脑脊液生化蛋白高(2.64g/L)、糖低(1.77mmol/L)、乳酸高(92.3mg/dl),脑脊液常规细胞白细胞数不高,未发现隐球菌及细菌,脑脊液细胞学呈淋巴细胞反应型,可见浆细胞,提示感染。进一步涂片作抗酸染色,发现抗酸菌(箭头示)。经抗结核及对症支持治疗,病人意识恢复,病情好转,家属要求出院继续治疗。
案例3: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患者温某,男,41岁,因“头痛、发热2天,精神行为异常10小时。”于2011年11月9日入院。查体:体温38.5摄氏度,心率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mmHg,心肺腹无明显异常体征。烦躁不安,胡言乱语,查体不合作。颈抵抗可疑阳性,颌下2-3横指,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双侧病理征阴性。初步诊断:头痛查因:病毒性脑炎?入院后胸片检查提示“两下肺野中带散在异常密度影,考虑肺部炎症”,MRI平扫+增强示:“双侧大脑半球部分柔脑膜异常强化表现,结合病史考虑为脑膜炎可能”。临床综合考虑颅内感染明确诊断明确,考虑结核或隐球菌感染可能性大。脑脊液生化蛋白高(1.41g/L),糖不低(4.21mmol/L),乳酸增高(57.3mg/dl),ADA正常;脑脊液白细胞增高,细胞学呈混合细胞学反应型,发现隐球菌(箭头示)。墨汁染色亦可见隐球菌。综合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明确。经抗真菌治疗,多次复查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阴性,镜下未发现隐球菌,临床症状消失, 53天出院。www.sdhxxclgs.com
案例4:病毒性脑炎
患者陈某,女,23岁,因“头痛、发热6天,精神行为异常4天”于2012年2月6日入院。查体:体温39.3摄氏度,心率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6/77mmHg,心肺腹无明显异常体征。神志清晰,精神错乱,时有烦躁不安,懒言少语,答非所问,查体不配合。颈软,Kerning、Brudzinski征阴性。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双侧指鼻、轮替、跟膝胫试验及Romberg 试验检查不配合。双侧Oppenheim征、Gorden征阳性,双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Scheaffer征、Gonda征及Pussep征阴性。初步诊断:发热、精神行为异常查因:颅内感染?头颅MRI平扫+增强提示左侧颞、岛及额叶及右侧岛叶异常信号影,并左侧额顶岛叶软脑膜异常强化,考虑病毒性脑炎,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能性大,建议脑脊液进一步检查。脑脊液生化:蛋白高(0.59g/L)、糖不低(4.98mmol/L)、氯化物低(113.7mmol/L),ADA正常,乳酸升高(23mg/dl);,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细胞学呈淋巴细胞反应为主,可见浆细胞及红细胞,支持病毒感染的诊断。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病毒性脑炎诊断明确。经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症状好转出院。
案例5:脑膜癌病
患者廖某,男性,50岁。因“行走不稳1月余,加重伴意识模糊2周”于2011-2-24入院。外院CT考虑“脑梗塞”,颅MR示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考虑生殖细胞瘤可能性大,待排淋巴瘤、转移瘤。查体:平车入院,对答无法配合,神志清楚,颈胸前两横指,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可,双耳听力丧失,右侧鼻唇沟变浅,张口稍向左偏斜,伸舌偏左,全身浅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听诊未及异常,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双侧病理征阳性。血CEA升高(12.5ng/ml),脑脊液生化未见明显异常(蛋白、糖、氯化物正常);脑脊液常规白细胞不高,脑脊液细胞学发现肿瘤细胞。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颅内多发性占位性病变诊断明确,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经全脑放射治疗、脑室外引流术及对症支持治疗,症状好转,家属要求出院回家休养。www.sdhxxclgs.com
案例6:脑寄生虫病
王某,男,13岁,学生,因“发作性头痛伴呕吐2年“入院。入院查体示神清,对答切题,查体合作;四肢肌力5级。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征未引出。外院MRI提示“右枕叶高密度影,肿瘤?” 入院后复查头颅MRI,示右侧枕叶多发异常信号影呈环形强化,考虑脑裂头蚴病的可能性大。 脑脊液常规未检出抗酸杆菌及隐球菌,脑脊液生化蛋白0.7g/L,余未见明显异常;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示嗜酸性粒细胞43%,提示寄生虫感染可能性大。血及脑脊液裂头蚴抗体IgG阳性。综合分析影像学、免疫学及脑脊液细胞学及病理检查结果,患者脑裂头蚴病临床诊断成立。术后病理 “肉芽肿性炎伴坏死”。(术后2月复查血及脑脊液裂头蚴抗体阴性,脑脊液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细胞学呈淋巴-单核细胞反应型,嗜酸性粒细胞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