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年05月05日 编辑:梁斯文 点击次数:13434
一、脑寄生虫病:
由生物病原体及原虫的成虫、幼虫、虫卵感染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细胞计数升高,急性期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相对升高达5%-20%,可作为早期诊断的线索。
(一)脑猪囊虫病:我国最常见CNS寄生虫感染是脑猪囊虫病,约占猪囊虫病的80%。本病由囊尾蚴寄生于脑组织而引起。
脑脊液常规特点: 外观清亮,白细胞计数在100*106/L以下,生化检查多正常。 | |
脑脊液细胞学特点: | |
l 几乎每例脑猪囊虫病均可见到典型的激活淋巴细胞反应;胞体大、均一,胞浆嗜碱性,有时可见核仁,似淋巴瘤细胞和白血病细胞; l 相当一部分可嗜酸性粒细胞反应(4-10%左右,有时高达60%或更高),另有少量单核细胞和激活单核细胞。 l 经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下降 l 慢性期可见浆细胞和激活单核细胞 | |
脑脊液免疫学检查: l 有报道脑脊液和血清囊虫ELIS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6%和91.3%。 l 脑囊虫的数量及病变部位和感染时间均影响免疫阳性率,因免疫反应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在感染早期及晚期均可能为阴性,但该检查仍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 | |
鉴别诊断: | |
其它感染性脑膜炎 |
l 早期中性粒细胞反应明显,无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细菌性脑膜炎标本中有时可见到有关致病菌。 |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
l CNS的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及少数浆细胞瘤等亦可引起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多伴有相应的脑脊液细胞病理学改变可资鉴别。 |
(二)弓形体病或弓浆虫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可因饮入带有弓形体囊合子的猫科动物粪便所污染的水或进食未经煮熟的带有弓形体包囊的猪、牛、羊和兔肉而患病。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死产、早产和先天性弓形体病。弓形体病常可损及CNS而出现脑膜炎、脑炎或脊髓炎症状。
脑脊液常规检查: 颅内压可增高或正常,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计数常有增高,可达(30-200)*106/L。 | |
脑脊液细胞学特点: | |
急性期 |
l 可先有中性粒细胞出现和增多 |
随后 |
l 以持续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伴不同数量的单核-吞噬细胞和浆细胞出现 l 白细胞内外常可见不同数量的弓浆虫滋养体 |
弓浆虫镜下形态 |
l 新月状或弓形,两头尖,中内粗(分裂前可变成椭圆形); l 胞体中央有一稍偏一端的染色质核、核紫红色,核内有似颗粒状或网状染色质聚集物,胞浆呈灰蓝色或淡粉色。 |
(三)其它寄生虫病:
其它寄生虫病 |
脑脊液细胞学特点 |
脑血吸虫病 |
l 我国多为日本血吸虫感染。 l 急性脑膜炎型脑脊液细胞计数呈轻至中度增高,淋巴细胞为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少量浆细胞,有时可找到血吸虫卵。 l 皮肤抗原试验、血清尾蚴膜试验和直肠活检有助诊断。 |
脑肺吸虫病 |
l 脑肺吸虫发病率为29.9%,系肺吸虫成虫移行入脑或脊髓的一种寄生虫病。人误食了淡水蟹和蝼蛄而感染。 l 脑脊液可为血性,细胞计数轻至中度升高,个别达1690*106/L,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为主,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有时达90%; l 早晨痰中和脑脊液中可检出肺吸虫虫卵。 |
血管圆线虫病 |
l 血管圆线虫病系寄生于鼠肺动脉的尊龙凯时血管圆线虫幼虫入侵人体产生的嗜酸性粒细胞脑膜炎; l 脑脊液细胞数100-1000*106/L,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可达90%; l 在脑脊液中可找到血管圆线虫幼虫,检出率可达2.5-10.0% ,确诊有赖于血清尊龙凯时圆线虫抗体阳性(ELISA)。 |
脑阿米巴感染 |
脑脊液细胞计数400-2000*106/L,嗜中性粒细胞达90%,可见少量红细胞。 |
非洲锥体虫感染 |
所致的昏睡性脑炎的脑脊液细胞数可达15-500*106/L,主要为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 |
脑脊液旋毛虫和丝虫感染 |
脑脊液细胞计数轻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少量嗜酸性粒细胞; 在旋毛虫感染病例中脑脊液中可见少量红细胞、约1/4病例可检出旋毛虫蚴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