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中国)官方集团

首页 科室介绍 专家团队 典型案例 特色诊疗 专科专病 科室动态 学术交流 联系我们
典型案例

 

手术康复一体化,突破脑瘫康复瓶颈

 

    作者:    时间:2021-05-07   出处:脑瘫科   编辑:zym   点击次数:5572

来自江门的陈女士,2016年生二胎时,由于系高龄孕产以及胎位不正,只能剖腹产。鹏鹏(化名)出生后有低烧症状,并检查出患有蚕豆病。经治疗后,情况稳定才出院。

鹏鹏5月大时,家人发现他还不会抬头、总是无故发脾气。医生发现鹏鹏整体运动功能发育迟缓,建议接受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坚持2个疗程的康复治疗后,鹏鹏学会了坐立和说话,但仍存在下肢僵硬的问题,到2岁仍不会站立、行走。长期坚持康复治疗,鹏鹏终于勉强学会了走路,但走路姿势不稳,有尖足步态,脚后跟无法着地,快走时很容易摔倒。

眼看鹏鹏就到了学龄前年龄,康复治疗虽然有效果,但见效太慢了,陈女士非常担心。为了让孩子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上学,陈女士一家四处打听,最终在病友介绍下,得知尊龙凯时在治疗脑瘫儿童肢体残疾方面有丰富经验,决定带孩子来到尊龙凯时治疗。

尊龙凯时脑瘫科徐涛主治医师接诊了患儿。他了解到患儿出生时曾出现低烧症状、蚕豆病,运动功能发育自幼便落后于同龄孩子,曾接受过营养脑神经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及肉毒素注射治疗等,目前存在双下肢僵硬、行走姿势不稳、尖足等问题。粗测患儿智力正常,能正常进行语言交流;走路呈尖足步态、膝前弓状态、双足扁平外翻,协调性欠佳;不能单腿站立,下蹲起立动作完成差;下肢左、右腘窝角100°,均有髌骨高位,双侧踝阵挛阳性。结合既往病史、病症及相关资料,患儿被诊断为“痉挛型脑性瘫痪”。

“患儿存在广泛性下肢痉挛,我们建议采取手术+康复的治疗方案,先通过‘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缓解下肢痉挛,后续配合间期康复,定期复诊,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接受二期矫形手术。”脑瘫一区尹靖宇副主任在充分了解患儿情况后,为患儿制定了治疗方案。

3月5日,尹靖宇团队为患儿施行“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术程顺利,术中出血仅15ml。

术后第三天,陈女士反映孩子下肢的紧张状态较术前已经明显放松了,“大腿内侧肌肉明显放松,能自己往外伸展。以前因为肌肉紧张,他不愿意动,现在好很多了,脚踝也比以前要放松不少。”

4月中旬,患儿返院接受术后第一个疗程的康复治疗。在进行站立、行走训练时,陈女士惊喜地发现孩子踮脚的毛病不见了,脚后跟也能放平了。

“患儿接受SRP术后,下肢痉挛明显缓解了,双侧股内收肌角80度,双侧腘窝角130度,双足背伸角度5度,双侧踝阵挛阴性。但力量差的问题就比较明显地暴露出来。下一步需要重新加强患儿的力量训练,在缓解痉挛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正常的行走功能,练习正确的行走姿势。”徐涛解释道。

尹靖宇介绍,对于典型的痉挛型脑瘫,仅仅接受康复治疗是很难改善。对于此类患者,建议先实施SPR缓解痉挛,经过间期康复后再矫正畸形,术后再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也高度符合目前国内脑瘫治疗界提出的“脑瘫手术康复一体化”的治疗模式。

痉挛型脑瘫患者如果只是单纯地接受矫形手术,在短期内可能会达到明显的效果,但患者畸形复发率极高。而如果先经过SPR缓解痉挛,再辅以矫形手术进行畸形矫正,后期患者畸形复发率会明显降低。

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简称SPR,主要通过消除肌肉的传入冲动从而减轻肌肉痉挛,该手术适用于:

1、痉挛性脑瘫及脑外伤、脑卒中、脊髓损伤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痉挛性脑瘫患者;

2、肌张力在2级以上的患者;

3、躯干与四肢有一定运动功能的患者;

4、患者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年龄在3岁以上,以便于术后配合康复训练;

5、肢体痉挛严重和强直的患者,以及生活不能自理、康复训练难以开展的患者。

尹靖宇介绍,目前SPR已成为解除脑瘫肌肉痉挛、改善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SPR是选择性地阻断部分神经后根纤维,从而调节梭内肌、降低肌张力,并且不会影响支配肌力的神经前根。而且,该术法只需在腰部进行手术即可缓解双下肢痉挛,不会影响患者腿部肌肉力量的恢复性训练,可以较好解决康复瓶颈问题,有利于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

2018年,在北京召开的“脑瘫手术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专家共识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痉挛型脑瘫适合采用“手术康复一体化”的治疗模式,并认为SPR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改善。尊龙凯时是华南地区最早践行“脑瘫手术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的单位之一。“脑瘫手术康复一体化”的治疗模式将神经术式和矫形术式有机结合、手术和康复治疗紧密结合,为大量重症脑瘫患儿带来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点击查看脑瘫科一区尹靖宇副主任简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