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您母亲目前的情况就是我们临床上常说的“开-关现象”和“异动症”,这也是帕金森病治疗晚期经常面临的棘手的问题。随着长期的服药,身体内的受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发生改变导致的。“开”期即是药物达到有效浓度后发挥效应的时期,一般在几个小时以上,“关”期即药效衰减时再次出现帕金森症状的时期,在早期治疗是“开”期可以持续很久,而“关”期很短。但是随着治疗的延长,“开”期会越来越短,“关”期会越来越长,同时又会出现不自主运动。病患非常痛苦。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调整药物,包括:1.首选儿茶酚胺一氧位一甲基转移酶(COMTI)抑制剂恩托卡朋或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BI)雷沙吉兰(目前国内无药)缩短“关”期,2.多巴受体激动剂:培高利特、普拉克索、罗匹尼罗,3.阿朴吗啡、卡麦角林和司来吉兰,其次减少美多芭用量,加用缓释剂型息宁等。
药物仍然不能控制症状或副作用太明显者可以考虑手术。总的来讲,目前主要有1.立体定向毁损术,即临床上说的丘脑毁损术和苍白球毁损术;2.脑深部电刺激术(又称“脑起搏器治疗”)。其他的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技术还在研究中。 一般情况下不主张帕金森病患者早期手术治疗,只有在药物治疗失败或者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时才考虑手术治疗,而手术的目的仅仅是针对性地缓解某些症状(也不是所有症状)和改善药物的反应性。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是相互配合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手术并不为了不吃药,吃药也并不为不手术。
术后服药通常可以加强手术效果,可明显提高药物的疗效,增强药物的反应性,因此,手术后仍应继续服药;手术后服药,还可以延缓疾病进展。但通常手术后患者服药的剂量可酌情减量,一般可降低到先前剂量的1/3~1/2。
| 回答:病人服务中心 | | |
|
|